描写与工作有关的散文诗!!!
快乐工作
冲进世界杯的中国球队有句口头禅:“态度决定一切。”于是,就有了米卢的“快乐足球”之说。其实不论是踢球还是工作,态度是最重要的。员工的言谈举止,是组织流动的广告,它无时不体现组织的管理、培训、服务及文化理念!快乐工作是一份责任心,是送给组织最好的礼物。
来上班之前,员工可能会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丢了东西、没有赶上公车、迟到了……但是一到公司,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身边的每个同事都在对你微笑问候,这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工作氛围或许会消除烦恼,增加工作动力。当然,影响员工快乐工作的因素远不止这些……
如果建筑物的一扇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给人一种无序的感觉。这就是“破窗理论”。最好的办法是,当一不小心“打烂了窗户玻璃”时,请及时修补好“第一个被打烂的窗”。
健全的管理制度、监督、考核体系是组织必需的。每位员工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能、权利和责任,工作完成有考核,其结果与薪酬挂钩。员工有成绩及时表彰,犯了错误按制度处罚,奖罚分明。同样,未肯定成绩,犯了错误未遭到惩罚,消极后果可想而知。毕竟,多数员工都希望组织有一个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美好的未来,个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尽管员工会在受到制度的惩罚后有些怨言,但谁都期望组织有更大的发展。
挪威远洋捕捞公司在运送沙丁鱼时,在水槽中放一条鲶鱼,沙丁鱼就活蹦乱跳地回到目的地。鲶鱼因环境陌生,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懒洋洋的沙丁鱼为避免被鲶鱼吃掉而迅速游动起来。于是整个鱼槽都被“搞活”了。这就是“鲶鱼效应”。
转自:无忧生活网()
“沙丁鱼”认为一份好的事业便等于安定,“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而鲶鱼的到来激活了整个团队,制造了不进则退的紧张气氛。组织适时引进能干适用的人才,让员工有生存的紧张和压力,拼搏进取,整个团队就生气勃勃,充满了生机。
还有,随时关注员工队伍,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工作业绩,在组织内部营造出“赛马”的企业文化,人人凭能力按规则竞争向上,“好马”脱颖而出,以免有能力有抱负的“沙丁鱼”流失,往往会比加薪更具有激励作用。
西安翻译学院丁祖诒有个著名的“三个半瓶子醋”理论:以英语系国际会计专业学生为例,单讲英语,西译学生不如英语本科院校学生;单讲会计,西译学生不如本科院校的财经专业学生;单讲技能,西译学生不如专业人员熟练。表面上看,三方面都是“半瓶子醋”,但三个“半瓶子”加起来对用人单位而言,犹如“一瓶半”。
同样,就象“三个半瓶子”,组织将战略规划与员工个人事业发展计划相结合,针对其个性的成熟度,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再教育和一些特殊项目培训储备技能,提供发展和晋升的机会。它不仅是保证员工满意的保健因素,而且是它员工满意的激励因素,往往比物质激励更能吸引优秀员工。
象《致加西亚的信》描述的,只要有认真严谨的员工,就没有完不成的工作。组织要用慧眼发现能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给其一个适宜的发展空间,使其用勤劳的双手、思考的大脑和爱的心灵以及源自内心的责任感达成组织的目标!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而是创造价值。所以米卢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Atti-tudeis everything!
让工作的每一程,都有快乐在飞扬!
谁有《小草之歌》的散文诗?
小草之歌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种乐曲。
——题记
感恩的心
我是一棵小草,生长在草原大众的草群中,在蓝天、白云下,尽情畅想着未来,在阳光的沐浴下,我茁壮成长。但是,我是那么的渺小,我不伤心,因为我比人们多一颗感恩的心。我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这对于世界来说微不足道的一个生命;我感谢万物生灵,因为我能有一席之地供我生活,阳光、雨水、白云、蓝天,他们都滋润着我,哺育着我;我感谢我的兄弟姐妹,他们处处为我着想,当然这些小帮助对于人间的每一个人来说,简直无需说起,但我还要感谢他们,因为我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了感恩,活着等于死去。
真诚的心
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走来了。我很高兴,我真诚地迎接她,她也真诚地向我打招呼,大家都很羡慕,因为我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我真诚地去对待没一个人,我必然会得到真诚的回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的目标不算太伟大,因为我不可能长成大树叔叔那么亭亭玉立,但我的家族的每个成员都真诚地为人们绿化环境。我真诚地向全世界呼吁:“One Would One dream!”马上2008年的奥运会就要到了,我与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为朋友,真诚的心,就是我——这棵生长在草原大众的一棵小草。
轻轻地告诉你:
让沉睡在梦里的万物,一起唱响我们的歌曲——小草之歌!为我鼓掌,为我喝彩,想唱就唱,“小草之歌“!耶……!
诗歌改写散文
把诗歌和散文融合在一起诗中有文,文中有诗要把诗词曲改写成散文,首先必须明确诗词曲和散文的相通之处。只有找到了相同之处才能,找到改写的突破口。散文和诗词曲都具有意境,这就是它们的相通之处。散文的意境是指散文家把从社会生活中观察、激发出来的思想感情熔铸于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之中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物我一体”而产生的“象外之境”、“弦外之音”。散文的意境一般包括诗情、画意、哲理和谐趣四个方面。诗词曲的意境是指作者通过自己所选择的意象通过添加颜色 等对意象的修饰之后,融入作者的感情,意象和情感融合一致的一种艺术境界。诗词曲的意象一般来说都是能够构成一幅自然或者是生活的画面的。从上述可知,诗情和画意是二者意境的相同之处,改写就是要抓住这两点入手,先读懂诗词曲的意境,明确其构成意境的意象。例如,改写《天净沙·秋思》我们先应该明确马致远通过“藤”、“树”、“鸦”、“桥”等意象,再加上“枯”、“老”、“昏”等意象修饰词,熔合成“明显的深秋景色和凄苦的游子之情”的意境。
其次是在确定诗词曲的意境的基础上变诗词曲的语言为散文的语言,这也就是我们改写的行文过程。把诗词曲改写成散文,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来说是扩写。怎样扩写呢?按照诗词曲作者的行文思路(有时也可以变通),把这些断断续续的意象通过自己的想象把它构思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然后再把它扩充为环境描写。这一扩充的环境描写能为散文中抒情主体的活动及抒情创设一种氛围,也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环境的烘托作用。创设好抒情主体的活动氛围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叙述主人公的活动情景。诗词曲中抒情主体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显现的抒情主体,一种是隐藏的抒情主体。对于显现出来的抒情主体,比如说《天净沙·秋思》中的抒情主人公是显现的——一个在古道上骑着瘦马踯躅徘徊的思乡的游子。叙述主人公的活动情景比较简单,我们只要通过诗词曲中透露出来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给抒情主体加上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等就是。对于隐藏的抒情主体,再进行上述的写作活动之前,我们还必须是抒情主体显现出来。
在完成了以上两个步骤之后,我们只能说是对诗词曲进行了初步的改写,对一篇散文的意境的创设还没有完全完成。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加上散文意境的另外两个因素——哲理和谐趣。哲理是散文家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在谈天说地、写景状物中揭示出来的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奥秘的真谛。哲理 加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意境,哲理的 会给作品增添思辨色彩,加深意境。当然,在这里给散文加上哲理性的语句,可以是改写者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但必须自然的由自己过渡到诗词曲中的抒情主体。谐趣是散文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风神趣味。谐趣,有的幽默诙谐,有的清新明丽幽远,有的雄健雅绝,有的愤激昂扬……他们同样能够开拓和加深作品的意境。当然,散文风神趣味的选择我们要考虑到所改写的诗词曲的感情基调。
以上讲述的主要是在改写时构思和行文过程中我们所要考虑的,其实,还有许多改写的基本知识,在此也就不再赘述。
(*^__^*) 嘻嘻……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阅文章网 » 换了工作换了环境散文诗,描写与工作有关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