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讲一下“望娘滩”的故事
许多年以前,川西平原闹天旱,旱得多厉害呀!树木枯死了,禾苗焦黄了,水田旱裂了口,堰塘旱现了底,天大都是一轮火红的太阳照着大地。
在靠近小河的村边上,住着一户姓聂的人家,屋头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母亲,大家喊她聂妈妈;一个十四五岁的儿子,名叫聂郎。他们虽说租种着几斗粮的土,但不够吃,聂郎就在外面去打柴、割草来贴补。聂郎很直爽,又能吃苦耐劳,肯帮助别人,又听母亲的话,村子里的小朋友都跟他很合得来。大家称赞聂郎是个好孩子。
有一天,公鸡才叫头遍,聂郎照例把背篼背起出去割草。他朝着赤龙岭走去,边走边想:咋天遇见长生,他说周员外家里,有人送了一匹雪花马,一天能走千里。周员外喜爱得很,要村子里的人割青草去喂。他心在想事,不觉已翻过了赤龙岭。
赤龙岭山脚叫化龙沟,在发春水的时候,鱼虾很多,沟边常常长满绿色的水草。现在却变成了乱石坝。聂郎叹了一口气,正想到别的地方去,忽然看见一团白影于,在土地庙背后一闪,聂郎吃惊地说:“噫,白兔!”
聂郎想到白兔是吃青草的,背起背篼就追,这一趟不晓得跑了好远。白兔跑到卧龙谷的岩下,忽然不见了。那儿却现出了一城青幽幽的嫩草,聂郎好不高兴,取出镰刀,满满割了一背统。
聂郎接连两天,都到那儿去割青草,那草非常奇怪,头天割了,第二天又生长出来。聂郎心想:“我不如把草搬回家去,栽在屋后,也免得天天跑十来里路。”他急忙上前把周围的泥巴刨松,连根拔起。聂郎正想站起身来,忽然看见草根底下有一凼水,水上露出一颗亮晶晶的珠子。聂郎真是欢喜,小心地把它放在怀里,背起青草回去。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坡,聂妈妈正在屋头煮包谷稀饭。聂郎回来了,聂妈妈用埋怨的口气说;“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聂郎就把搬草的事情讲了,又从怀中摸出珠子。这时候忽然满屋通亮,珠子闪出的光芒照得眼睛都睁不开。聂妈妈赶忙叫他把珠子藏到米坛子里去。聂郎吃了晚饭,就把青草栽在屋后竹林边。
第二天,聂郎很早就爬起来,跑到竹林里一看,“啊嗬!”那窝青草早干死了。他又赶忙进屋着珠子还在不在。他刚揭开坛子的盖盖,便大声喊道:“妈妈,你快来看呵!”原来坛子里装满了米,那珠子仍在米的上面。他们才知道这是一颗宝珠。从此以后,珠子放在米里米涨,放在钱上钱涨。家中有了钱米,再不愁穿愁吃了。邻近几户农民没吃的,聂妈妈就叫聂郎经常给他们送米去。聂郎自己是穷人,只要别人来借,三升两升总是答应下来。这样消息便传开了。村中有个员外叫周洪,是一
2.长江边的望娘滩的故事
相传,岷江河畔住着母子俩,儿子叫阿牛,给地主家放牛,母亲给人织布。有一年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不少人家背井离乡。阿牛见母亲年岁已高,不忍心离母亲而去,便忍饥挨饿地继续为地主家放牛。这一日,阿牛像往常一样四处寻找牛草,不知走了多少路,翻了多少岭,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大簇长得青翠的草。
阿牛欣喜若狂,弯腰便割,不一会儿,草就被割光了。阿牛正要起身离开,刚割过的地方又长出了草,跟没割过一样青,一样茂密。阿牛又拿镰刀割了起来,等他割完,草又长出来了。阿牛为了一探究竟,索性把那草连根拔起,结果草根下有一个巨大的珠子,像夜明珠一般,阿牛捡起珠子高兴地回到家里。
家中的老母亲正为没有米烧饭而发愁,阿牛把珠子放到米缸里,奇迹出现了,一眨眼工夫,米缸里已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阿牛把珠子放在水缸里,立刻水满缸。阿牛依旧为地主家放牛,只是邻居家缺少粮食时,他总把珠子拿出为邻居解去燃眉之急。
好景不长,神奇珠子的消息传到了地主的耳朵里,他以种种理由逼迫阿牛交出珠子,结果没有得逞,便带了一大帮家奴,上门强抢,阿牛情急之下,把珠子吞到了肚子里,地主见了,骂骂咧咧地去了。地主走后,阿牛觉得口渴得厉害,接着连喝了几瓢水都没解渴,反而越喝越渴,索性扒在缸边直接用嘴喝,一眨眼工夫,阿牛喝完了一缸水。
结果反倒是面如关公,浑身燥热,嘴里不停地说:“我渴死了,娘,我要喝水。..”阿牛的娘一看,有些害怕了,但是儿子的声声乞求,好似割娘的心呀。阿牛娘说:“儿呀,家里没水了,咱到河边去喝吧。”娘俩来到河边,阿牛趴在河边拼命喝水。
阿牛娘怕儿子会落水,两只手使劲按住阿牛的一条腿,嘴里不停地叮嘱道:“儿啊,你慢慢喝,别噎着了。”渐渐地,阿牛的身体变了,腿上出现了片片鳞甲,一只腿变成了龙爪。阿牛娘见了,吓坏了,失声大叫。阿牛转过头,瞧了一眼他娘,此时,阿牛变成了头上长犄角,嘴阔,须长的一条龙。
阿牛的娘惊得慌忙松了手,那龙迅速游到水里,留下阿牛的娘声嘶力竭般的呼唤在岷江河畔回荡。那龙听见呼唤声,一步一回头,一个回头,浪越涌,整整二十四个回头,岷江河河水暴涨了,淹毁地主家,当然也淹死了不少黎民百姓。那龙被称为“逆龙”。等河水退去后,岷江河就多了二十四个滩,人称“二十四个望娘滩”。
扩展资料
李明璋于1953年创作川剧《望娘滩》,使这一神话在人民性和艺术性、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上得到深化。
“望娘滩”作为后世民间流传的神话,偶有古书记载作凭依,至今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将这个神话作为很久以前、发生在本地的故事来加以演绎,几至于有水就有滩,有滩就有“望娘滩”的境界。
在各地以“望娘滩”命名的河道,多不胜数,如岷江有“二十四个望娘滩”,大宁河有“四十八道望娘滩”,浙江嵊州有“九十九道望娘滩”……另有传说,渴龙一次次回首望娘,每抬头一回,河心便出现一个龙潭,又称“望娘潭”。
“望娘滩”作为民间神话故事,在民间影响较大,几乎是家家户户闲暇时摆龙门阵常有的内容。
据此传说,各地编成了多种戏剧,如《打草降孽》《拿孽龙》等。李明璋则于1953年创作川剧《望娘滩》,使这一神话在人民性和艺术性、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上得到深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娘滩
3.长江边的望娘滩的故事
相传,岷江河畔住着母子俩,儿子叫阿牛,给地主家放牛,母亲给人织布。
有一年大旱,庄稼几乎颗粒无收,不少人家背井离乡。阿牛见母亲年岁已高,不忍心离母亲而去,便忍饥挨饿地继续为地主家放牛。
这一日,阿牛像往常一样四处寻找牛草,不知走了多少路,翻了多少岭,突然,他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大簇长得青翠的草。阿牛欣喜若狂,弯腰便割,不一会儿,草就被割光了。
阿牛正要起身离开,刚割过的地方又长出了草,跟没割过一样青,一样茂密。阿牛又拿镰刀割了起来,等他割完,草又长出来了。
阿牛为了一探究竟,索性把那草连根拔起,结果草根下有一个巨大的珠子,像夜明珠一般,阿牛捡起珠子高兴地回到家里。家中的老母亲正为没有米烧饭而发愁,阿牛把珠子放到米缸里,奇迹出现了,一眨眼工夫,米缸里已装满了白花花的大米。
阿牛把珠子放在水缸里,立刻水满缸。阿牛依旧为地主家放牛,只是邻居家缺少粮食时,他总把珠子拿出为邻居解去燃眉之急。
好景不长,神奇珠子的消息传到了地主的耳朵里,他以种种理由逼迫阿牛交出珠子,结果没有得逞,便带了一大帮家奴,上门强抢,阿牛情急之下,把珠子吞到了肚子里,地主见了,骂骂咧咧地去了。地主走后,阿牛觉得口渴得厉害,接着连喝了几瓢水都没解渴,反而越喝越渴,索性扒在缸边直接用嘴喝,一眨眼工夫,阿牛喝完了一缸水。
结果反倒是面如关公,浑身燥热,嘴里不停地说:“我渴死了,娘,我要喝水。..”阿牛的娘一看,有些害怕了,但是儿子的声声乞求,好似割娘的心呀。
阿牛娘说:“儿呀,家里没水了,咱到河边去喝吧。”娘俩来到河边,阿牛趴在河边拼命喝水。
阿牛娘怕儿子会落水,两只手使劲按住阿牛的一条腿,嘴里不停地叮嘱道:“儿啊,你慢慢喝,别噎着了。”渐渐地,阿牛的身体变了,腿上出现了片片鳞甲,一只腿变成了龙爪。
阿牛娘见了,吓坏了,失声大叫。阿牛转过头,瞧了一眼他娘,此时,阿牛变成了头上长犄角,嘴阔,须长的一条龙。
阿牛的娘惊得慌忙松了手,那龙迅速游到水里,留下阿牛的娘声嘶力竭般的呼唤在岷江河畔回荡。那龙听见呼唤声,一步一回头,一个回头,浪越涌,整整二十四个回头,岷江河河水暴涨了,淹毁地主家,当然也淹死了不少黎民百姓。
那龙被称为“逆龙”。等河水退去后,岷江河就多了二十四个滩,人称“二十四个望娘滩”。
扩展资料李明璋于1953年创作川剧《望娘滩》,使这一神话在人民性和艺术性、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上得到深化。“望娘滩”作为后世民间流传的神话,偶有古书记载作凭依,至今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将这个神话作为很久以前、发生在本地的故事来加以演绎,几至于有水就有滩,有滩就有“望娘滩”的境界。
在各地以“望娘滩”命名的河道,多不胜数,如岷江有“二十四个望娘滩”,大宁河有“四十八道望娘滩”,浙江嵊州有“九十九道望娘滩”……另有传说,渴龙一次次回首望娘,每抬头一回,河心便出现一个龙潭,又称“望娘潭”。“望娘滩”作为民间神话故事,在民间影响较大,几乎是家家户户闲暇时摆龙门阵常有的内容。
据此传说,各地编成了多种戏剧,如《打草降孽》《拿孽龙》等。李明璋则于1953年创作川剧《望娘滩》,使这一神话在人民性和艺术性、传奇性和历史性的统一上得到深化。
4.七个望娘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从前有个孩子割草时挖出了一个珠子,放在米里以后就会有到不完的米,母子俩卖米过上了好日子。一天卖米时,儿子偶然吞下了珠子,从此开始口渴,一刻不停地喝水,母亲于是带儿子去河边喝水,结果儿子掉进河里,变成一条龙,依依不舍地游走了。
扩展资料:
“望娘滩”作为后世民间流传的神话,偶有古书记载作凭依,至今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将这个神话作为很久以前、发生在本地的故事来加以演绎,几至于有水就有滩,有滩就有“望娘滩”的境界。
在各地以“望娘滩”命名的河道,多不胜数,如岷江有“二十四个望娘滩”,大宁河有“四十八道望娘滩”,浙江嵊州有“九十九道望娘滩”……另有传说,渴龙一次次回首望娘,每抬头一回,河心便出现一个龙潭,又称“望娘潭”。
5.缩写望娘滩的故事400字作文
材于民间神话《聂郎望娘滩》
传说,长江上游灌县(今都江堰),有一位农家少年孝子叫聂郎,聂郎母子相依为命。有一年遇天旱饥荒,聂郎上山割草,偶拾宝珠,藏珠于米缸,则米满缸,置珠于钱袋,则钱亦满袋。恶霸刘钦闻讯,率众抢夺。聂郎情急之中,吞珠入腹,化为蛟龙,将刘钦等一干恶人卷入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中。蛟龙随江而去,频频回首视母,回视处辄成大滩,民间称为‘望娘滩’”。
故事:
半夜以后,聂郎忽然醒来喊道:“我口渴呀!我要吃水呀!”聂妈妈看见儿子能够说话了,当然很高兴,赶快递了一碗水给他,那碗水一到嘴巴就干了。聂郎不断地嚷着要水喝,后来索性扒在水缸边,“咕嘟、咕嘟”地把水缸里的水吃干了,聂妈妈吓得只是发抖。
“儿子,你吃了这样多的水,怎么得了阿!”
“妈呀!我心头象烈火在烧.难过得很!妈,我还要吃水。”
“水缸里的水,都被你吃干了,哪里还有水!”
“我要下河吃水!”
“妈妈,快快放手,我要变成蛟龙,报这血海深仇!”
天上是雷声、闪电,暴风夹着大雨,河水陡涨,波浪翻滚,把一个平平静静的大地.突然变得闹轰轰的。这时候河边闪起火把,原来是周洪亲自带人沿河赶来,要剖开聂郎的肚子取宝珠。
聂郎被迫吞了珠子,心如火烧,要报大优,已在河边变成一条赤色的龙了。只是聂妈妈还拉住他的脚板不放。聂郎听见一片人声,料定是周家派人追来,就说道:“妈妈放手,儿要报仇!”说完拼命一摆,聂郎向河中一滚,立刻涌起了万丈波涛。
“老婆子,你儿子哪里去了?”周洪抓住聂妈妈的肩膀。
“周洪贼呀,你把我儿子逼下了河,还不甘心!聂郎,你的仇人来了!”周洪一脚把聂妈妈踢倒在地,追到河边,想去找寻聂郎。只见一个红色闪电,哗喳一声焦雷、象千军万马的波涛一涌,周洪和他的管家沟腿,全被卷下水去,淹死在波浪中了。
风渐渐小了,雨也慢慢停了。天已经蒙蒙发亮,聂郎在水中仰起头来说道:“妈妈,我要去了!”
“儿呵!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聂妈妈很伤心地问。在那汹涌的波浪里,隐隐听得回答道:
“人海两隔,要我回家,只有石头开花马生角。”
聂妈妈知道,她的儿子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她悲伤地站在一个大石堡上,高声喊着:“儿呵!儿呵!”聂郎在水里听着妈妈喊一声,就仰起头来望一下,那望娘的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滩。聂妈妈连喊了二十四声,聂郎仰头望了他亲爱的妈妈有二十四次。那地方就变成了二十四个滩。后来,人们给它取名叫做“望娘滩”。
6.缩写望娘滩的故事400字作文
材于民间神话《聂郎望娘滩》传说,长江上游灌县(今都江堰),有一位农家少年孝子叫聂郎,聂郎母子相依为命。
有一年遇天旱饥荒,聂郎上山割草,偶拾宝珠,藏珠于米缸,则米满缸,置珠于钱袋,则钱亦满袋。恶霸刘钦闻讯,率众抢夺。
聂郎情急之中,吞珠入腹,化为蛟龙,将刘钦等一干恶人卷入波涛汹涌的大江之中。蛟龙随江而去,频频回首视母,回视处辄成大滩,民间称为‘望娘滩’”。
故事:半夜以后,聂郎忽然醒来喊道:“我口渴呀!我要吃水呀!”聂妈妈看见儿子能够说话了,当然很高兴,赶快递了一碗水给他,那碗水一到嘴巴就干了。聂郎不断地嚷着要水喝,后来索性扒在水缸边,“咕嘟、咕嘟”地把水缸里的水吃干了,聂妈妈吓得只是发抖。
“儿子,你吃了这样多的水,怎么得了阿!”“妈呀!我心头象烈火在烧.难过得很!妈,我还要吃水。”“水缸里的水,都被你吃干了,哪里还有水!”“我要下河吃水!”“妈妈,快快放手,我要变成蛟龙,报这血海深仇!”天上是雷声、闪电,暴风夹着大雨,河水陡涨,波浪翻滚,把一个平平静静的大地.突然变得闹轰轰的。
这时候河边闪起火把,原来是周洪亲自带人沿河赶来,要剖开聂郎的肚子取宝珠。聂郎被迫吞了珠子,心如火烧,要报大优,已在河边变成一条赤色的龙了。
只是聂妈妈还拉住他的脚板不放。聂郎听见一片人声,料定是周家派人追来,就说道:“妈妈放手,儿要报仇!”说完拼命一摆,聂郎向河中一滚,立刻涌起了万丈波涛。
“老婆子,你儿子哪里去了?”周洪抓住聂妈妈的肩膀。“周洪贼呀,你把我儿子逼下了河,还不甘心!聂郎,你的仇人来了!”周洪一脚把聂妈妈踢倒在地,追到河边,想去找寻聂郎。
只见一个红色闪电,哗喳一声焦雷、象千军万马的波涛一涌,周洪和他的管家沟腿,全被卷下水去,淹死在波浪中了。风渐渐小了,雨也慢慢停了。
天已经蒙蒙发亮,聂郎在水中仰起头来说道:“妈妈,我要去了!”“儿呵!你什么时候才回来呀?”聂妈妈很伤心地问。在那汹涌的波浪里,隐隐听得回答道:“人海两隔,要我回家,只有石头开花马生角。”
聂妈妈知道,她的儿子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她悲伤地站在一个大石堡上,高声喊着:“儿呵!儿呵!”聂郎在水里听着妈妈喊一声,就仰起头来望一下,那望娘的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滩。
聂妈妈连喊了二十四声,聂郎仰头望了他亲爱的妈妈有二十四次。那地方就变成了二十四个滩。
后来,人们给它取名叫做“望娘滩”。
7.简述望娘滩的来历
灌县岷江边有穷苦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每天靠儿子上山割草卖维持生计。
儿子割草得到一颗宝珠,放进空米柜,第二天米柜就会生出满柜米来。这件事被当地恶霸知道了,派人抢宝珠。
情急之下儿子把宝珠吞进肚里,当夜口渴难忍,喝光了缸里的水,又到岷江边喝水,儿子渐渐变成一条龙游进江中,母亲抱住儿子的脚不放。但龙挣脱母亲向下游游去,并频频回头望母亲,每回一次头就出现一个石滩,这就是岷江24个望娘滩的来历。
后来儿子痛恨恶霸强抢宝珠。发洪水淹没岷江两岸,成为一条孽龙,后被李冰父子锁于离堆下。
8.望娘滩读后感50字
传说四川灌县有个贫苦孩子名叫聂郎,每天靠割草卖钱养活寡母。
有一年天旱,田地荒芜,草木枯焦。聂郎在洼地发现了一片青草,草根下有颗明珠,他拾回来放在米缸里,第二天就有满满的一缸米。
从此母子俩的日子好过起来,并且能救济乡邻。聂郎拾得宝贝的事给恶霸地主周洪知道了,周洪诬良为盗,派恶奴来抢,聂郎把宝珠含在嘴里抵死反抗。
不料宝珠滑落肚里,聂郎心如火烧,口干舌焦,最后化成了一条龙,掀起滔天的洪水,卷走周洪等恶人,向着大海游去。他舍不得母亲,母亲呼唤一声,他就回头看一眼;他一个回头,江里就凸起一个滩。
母亲一连呼唤了二十四声,他一连回头二十四次,江里就凸起了二十四个滩。这二十四个滩后来就被叫做“望娘滩”。
9.简述望娘滩的来历
灌县岷江边有穷苦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每天靠儿子上山割草卖维持生计。
儿子割草得到一颗宝珠,放进空米柜,第二天米柜就会生出满柜米来。这件事被当地恶霸知道了,派人抢宝珠。
情急之下儿子把宝珠吞进肚里,当夜口渴难忍,喝光了缸里的水,又到岷江边喝水,儿子渐渐变成一条龙游进江中,母亲抱住儿子的脚不放。但龙挣脱母亲向下游游去,并频频回头望母亲,每回一次头就出现一个石滩,这就是岷江24个望娘滩的来历。
后来儿子痛恨恶霸强抢宝珠。发洪水淹没岷江两岸,成为一条孽龙,后被李冰父子锁于离堆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阅文章网 » 望娘滩的故事简短(请讲一下望娘滩的故事)